一、基面处理
基面要求牢固、平整、干净、无污染、无空鼓等,有养护剂、脱模剂的墙面需要提前处理,较光滑的混凝土面需打磨粗糙后施工。
可选用2米靠尺检查墙面的平整度,不平整的墙面应事先进行处理。新建混凝土墙面应在28天后方可铺砖;新抹灰墙面应在至少7天后方可铺砖;油漆墙面等旧墙面,需要预先进行处理,用清水清洗的墙面至少需要在24小时后方可铺砖。在吸水大的基材或高温、干燥环境施工时,可提前润湿墙面,更有利于后期的施工。提前进行弹线处理,有利于施工。
二、瓷砖处理
检查瓷砖是否有瑕疵,并清理瓷砖背面的粉尘、脱模剂以及瓷砖间的垫皮。
三、搅拌浆料
砂浆和水按照约1:0.23的比例,先加水后将粉料倒入“搅拌桶”,清水和瓷砖粘结剂倒入后,用“电动搅拌器”搅拌至均匀无颗粒、无沉淀的膏糊状、静置数分钟再略搅拌,即可开始施工。
四、涂抹瓷砖胶
选用齿型刮板将胶浆涂于工作面之上,使之均匀分布,并形成一条条齿状。每次涂布约1平方米左右,然后在晾置时间内将瓷砖揉压于墙面;选择齿型刮板的大小应考虑工作面的平整度和瓷砖背面的凹凸程度以及瓷砖的大小(即平整度越差或砖越大时应选用的齿型刮板的齿深越大);瓷砖较大时,应在工作面和瓷砖背面双面涂胶,并形成一条条齿状,再将瓷砖在晾置时间内揉压至墙面。
|